6月10日,我国首部《数据安全法》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把数据安全上升到国家层面,将数据要素的发展与安全统筹起来,为我国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1.数据安全监管日趋完善,企业需认清时代潮流
对于从事数据领域的企业而言,《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无疑相当于多了一个“紧箍咒”,企业需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并且主动谋变,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
第六条中“工业、电信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卫生健康、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承担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职责”,“国家网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数据安全和相关监管工作”。
需要明确的是,数据涉及到各行各业,数据应用中会涉及多领域的融合,所属行业并非泾渭分明,数据监管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或主体。因此,从事数据领域的企业需要积极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主动了解数据监管规定。
第三十二条中“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这意味着从法律角度明确消除了数据活动的灰色地带,对各行各业形成了制约,从事数据领域的企业需要把安全作为首要前提,在数据采集、应用等环节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2.法规的出台,同时为大数据行业带来又一次利好
第十三条中“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促进数据安全,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
可以看出,国家同时兼顾发展和安全的双重需要,并不会出于安全角度而限制数据产业发展,同时,数据为产业发展赋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十四条中“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需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法律明确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的重要作用,对大数据行业而言,将再次迎来一波重大利好。另外,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将越来越认知到数字经济及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重要作用,对于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相关服务而言,将越来越受到认可。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的出台,大数据将进入一个更加注重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的新发展阶段,会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新商业模式。对于大数据行业中的企业而言,谋求发展的同时应当以安全作为自我度量的“戒尺”,在法律监管日趋完善的时代潮流下,避免大浪淘沙被时代淘汰。